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主办:全国学雷锋办公室  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

协办:中国雷锋城委员会  中国雷锋出版社

首页 >>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 血衣映证红色恋情——红色故事宣讲人雨花台怀想
详细内容

血衣映证红色恋情——红色故事宣讲人雨花台怀想

时间:2024-02-23     作者:中国雷锋报【原创】   阅读


朱晓健


     每每到六朝古都南京,我都会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静下心来想一想。在纪念馆烈士生平展厅长久伫立,反复观看雨花英烈事迹录像片,在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群雕前静默沉思。雨花英烈谭寿林和妻子钱瑛的故事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650.jpg


      一、"我的灵魂是追随着你,追随着我们鲜明的旗帜。" 


      这是谭寿林(1896年——1931年)1929年在上海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俘虏的生还》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1896年,谭寿林出生于广西贵港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谭寿林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中。面对只顾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同学,他发自肺腑地说:"国之不存,家将安在?唯有希望革命成功,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国家才能独立自主,个人也才有前途。" 


      1921年,25岁的谭寿林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在北大,他系统地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了李大钊等人领导的共产主义小组活动。1924年,谭寿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工作。他深入北京长辛店、丰台和唐山等地工人中,宣讲革命道理,创作了许多通俗易懂的歌谣。


      "工人吃苦真难当,工作十二时,工资又微薄,上难供父母,下难养儿郎。"(《工人歌》)歌中,他满腔热情地号召工人:"转眼日当午,革命旗飘扬。工人们团结起,奋斗求解放。"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654.jpg


      1925年12月,中共梧州地委成立,谭寿林任书记,以梧州《民国日报》社长的身份,大力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是广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来曾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


      大革命失败后,谭寿林参加过广州起义,后辗转佛山、中山、香港坚持斗争。1931年3月谭寿林被捕,5月30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二、"……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这些打动人心的语句,不是出自某一位诗人或作家,而是出自雨花英烈谭寿林之手。这是他牺牲前留给妻子钱瑛的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657.jpg


     说起钱瑛(1903年5月14日——1973年7月26日),那可真不简单。她曾任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长,是电影《洪湖赤卫队》女主角韩英的原型之一。


     在南京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展厅,你会看到一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上面镌刻着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头像。其中有两位女性,一位是邓颖超,另一位名叫钱瑛。


  浮雕上的钱瑛,梳着短发,面带微笑,两眼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上映,轰动大江南北,生动再现了钱瑛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反渔霸抗洪水的传奇经历。贺龙元帅观看该剧时赞叹:"这个剧编得好,演得也好,台上的韩英典型地再现了当年的钱瑛同志。"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700.jpg


      钱瑛出生于湖北潜江县周家矶,1923年就读于湖北省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5月,在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中,她毅然加入共产党。


      1928年7月,钱瑛受党组织委派到上海全国总工会秘书处工作,与谭寿林相识相知相爱。1928年12月,他们举行了婚礼。


       这一年钱瑛25岁,谭寿林32岁。


  婚后不到百日,钱瑛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通知: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31年3月,钱瑛学成回国。在上海与谭寿林久别重逢。党组织决定派他们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但就在启程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突遭敌人破坏,留下来善后的谭寿林遭叛徒出卖被捕。


  1931年5月30日,谭寿林在雨花台慷慨就义,年仅35岁。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中,他写道:"亲爱的,我们未竟的事业,我们满心憧憬的未来,还有我们的孩子,只有靠你一人去奋斗了!"


     钱瑛与谭寿林结婚2年多,相处却仅百日,甚至未曾留下一张合影。得知噩耗,钱瑛悲痛欲绝,立志要完成丈夫未竟的革命事业,终身没有再嫁。


     三、"丹心贯日情如海,碧血雨花气若虹。三十一年生死别,遗篇再读忆初逢。"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704.jpg


      1962年,烈士谭寿林遗著《俘虏的生还》再版,钱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追忆诗篇。


     虽然与谭寿林结婚仅仅两年零五个月,尽管"相处不到百日",但是在钱瑛的心中,谭寿林不仅是丈夫、是人生导师、是心中的英雄,更是她一生的挚爱。


      其实,早在1929年9月,钱瑛在莫斯科学习期间生下一个女婴。1931年回国时,她把女儿放在莫斯科的一家保育院。


      1931年春天的莫斯科,冰霜依然挂满枝头。在苏联保育院,钱瑛凝视着只有1岁多的女儿,难掩泪目。作为母亲,她无比怜爱自己的孩子;作为革命者,她又不得不与孩子离别。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707.jpg


      女儿是钱瑛心中永远的牵挂。回国后,她多次委托有关部门查找女儿的下落,直到回国20年后的1951年才得到确切消息,女儿早已在莫斯科婴儿院夭折。当天深夜,她一个人站在谭寿林的遗像前,唏嘘地把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告诉谭寿林。


     谭寿林是钱瑛心中永远的悲痛。1950年7月7日,钱瑛撰文《忆寿林》,详细记述了谭寿林被捕、受刑、就义的全过程,泪水一次次洒落在信笺上。她在北京工作期间曾3次搬家,每次搬家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谭寿林和她最敬佩的黄励烈士的遗像挂在客厅,再把何香凝画的一幅梅花图挂在两幅遗像中间。


     谭寿林牺牲前委托狱友转交的那件血衣,被钱瑛一直珍藏在身边。每逢谭寿林的忌日,她都要取出这件血衣,含泪抚摸着上面的斑斑血迹……


    1961年春,在谭寿林英勇就义30 周年之际,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谭寿林的遗作《俘虏的生还》。钱瑛饱含深情赋诗一首,题为《再读〈俘虏的生还〉》,字里行间寄托了对丈夫的无限思念——


     "生还"何处寄萍踪,

      骤雨狂风肆逞凶。

      几度铁窗坚壮志,

      千番苦战表精忠。

      丹心贯日情如海,

      碧血"雨花"气若虹。

      三十一年生死别,

      遗篇再读忆初逢。


微信图片_20240223225711.jpg


编辑:蒋国辉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