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临清工作站 >>默认分类 >> 冠县实施“五心”幸福教育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详细内容

冠县实施“五心”幸福教育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雷锋报山东讯

山东省冠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怀礼

      近年来,冠县全力推进以“政府用心、社会同心、学校全心、家长上心、学生专心”为主要内容的幸福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教学质量,破解生源流失难题,实现优质生源不断回流,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成长。该理念先后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峰会、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北京大学第一届幸福教育研讨会上作典型经验推广展示。

微信图片_20250123173507.jpg

一、政府用心,抓住办好幸福教育的关键点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全县用于教育的投入累计达42.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建高标准运动场137个,乡村学校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及运动场铺设塑胶、草坪达标率为100%。二是建强师资队伍。2021年以来招聘教师1592人,占现有教师总数的23%,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各学段在编教师中,35岁以下占39.8%,45岁以下占63.5%,成为推动幸福教育的中坚力量。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县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1次教育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1次教育工作。2024年,全县义务教育在校生120223人,其中乡村中小学67630人,占比56%以上,在城乡生源失衡的现实背景下,保持住了城乡生源大体相当,实现了均衡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123173523.jpg

二、社会同心,抓住办好幸福教育的立足点

一是部门协同。政法系统的“‘冠’爱小白杨·校园防欺凌”,民政系统的“‘冠’爱成长”,公安系统的“校校见警灯”等一系列“冠”字号幸福品牌,同心护航学生成长。团委、妇联、科协、教体等16个部门共同开展“红色冠县·幸福少年”系列活动,开展“十个百”活动1352场,参与学生9.7万人。二是社会捐助。山东省武训教育基金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筹集资金6362万元,支出600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9800人次,资助学生185人,建设了桑阿镇贵宾学校、清泉新奥小学等16所中小学,捐款10万元以上企业个人122笔。

微信图片_20250123173541.png

三、学校全心,抓住办好幸福教育的着力点

一是全心成长。每年120余名校长、骨干教师到知名师范院校进修学习;130所学校500余名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攀亲结缘”;依托13个名校长工作室、34个名师工作室、2个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带动,积极参加教师素养大赛、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展示、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二是全心育人。2021年以来,有1000多名大学生,通过招考入编,成为推动幸福教育的中坚力量。“全国最美教师”轩云湘,38年如一日工作在教学一线,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众多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甘将热血抛教坛。他们的幸福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幸福学子,迈入高等学府。

微信图片_20250123173550.jpg

四、家长上心,抓住办好幸福教育的共同点

一是家长深度参与。在全省率先搭建完成中小学及幼儿园网上家长学校——“家长空间”APP,畅通教师与家长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积极分享的渠道,目前全县注册学生家长数量达14万名,学习课程680万次、发布优质教子经验3.9万篇。二是共建家教品牌。围绕“1234”家教工作思路,即办好一个家长学校,突出线上、线下两个重点,抓好县乡校三支家教队伍,发挥好家教专家指导、优秀家长示范、家长委会监督、考核杠杆四个作用,擦亮“‘冠’爱育人”品牌。录制冠县家教365“小良方”,每个案例解决一个小问题,已播出113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三是家校协同共育。1278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分享育子经验,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微信图片_20250123173535.jpg

五、学生专心,抓住办好幸福教育的落脚点

一是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冠县各学校着力开展“润德”“睿智”“健体”等三大系列60多门特色课程,开设了面塑、查拳、剪纸等各类社团120余个,让学生在校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每年有接近两千名音体美特长生走入理想大学。开展“非遗”查拳、柳林花鼓、郎庄面塑进校园活动。二是注重体育劳育。建设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劳动课程,实现学生劳动实践的全覆盖。推行“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健身理念。组织开展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龙舟赛等系列体育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身体强起来,让校园活起来。三是做强特色教育。冠县坚持改革创新,优化整合教育、残联、医疗等部门资源,在县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及时实施“抢救性”康复,打造出康复训练精品工程。2023年4月,冠县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第一家成建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23年5月,在聊城市第一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冠县特校13名运动员斩获4金4银2铜,获团体第二名。截至2024年,学校先后有28名毕业生考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等专业学校,多名学生之后又考入郑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残疾学生毕业后自食其力,不再是家庭、社会的负担。冠县职业教育同样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培养了一批国赛、省赛选手,他们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审核: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